心理測評工具 2025-04-30 撰文/360d才庫 綜效部
企業儲備計劃的超前部署秘訣:先用測評工具做對人才健檢!
景氣起伏是企業無法掌控的變數,但組織體質卻是可以超前部署的關鍵。面對不確定的大環境,企業若總是等問題發生才尋求解方,往往已錯失最佳調整時機。就像健康檢查能提前預警潛在風險,人才健檢則是企業在轉型與組織變革前,識別核心問題的關鍵利器。
用對測評工具,人才健檢一次到位:從「看見問題」到「解決問題」的實戰流程
我們不盲誇工具,因為工具只是一半;另一半是「怎麼用」。360d 才庫事業群以心理測評為底座,但更著重把結果轉成決策與行動:先定義角色需求 → 以測評驗證人職匹配 → 在團隊層級做風險/優勢熱點圖 → 用任務與教練把差距關起來 → 以指標追蹤成效。這正契合高關稅時代的人才戰略:用數據做減法,讓每一筆人才投資都回到營運。
一、看見人才輪廓:不是「打分數」,是先把角色定義清楚
實作步驟 A:職務定標(WPNA → Job Profile)
1) 以 WPNA(職務性格需求分析)盤出目標職缺的性格/動機側寫(如:決策速度、風險承擔、跨部門協作);
2) 由高績效任職者抽樣建立「成功樣貌基準」(Benchmark);
3) 輸出「職務特質雷達」與可接受區間(例如:創新驅動 ≥ 60 百分位、利害關係人敏感度 ≥ 55 百分位)。
實作步驟 B:個人建檔(PPSS/MCES → 個人側寫)
1) 以 PPSS描繪候選人之性格特質與行為類型(例如:挫折耐受、責任性、邏輯性、溝通影響);工作倫理向度使用才庫標準命名:順應主管、規範認同;
2) 以 MCES檢視管理四構面:人的管理/事的管理/自我管理/知識管理(共 20 個細項行為指標)。
實作步驟 C:團隊熱點圖(Team Heatmap)
把個人側寫疊成「團隊特質熱點圖」:一眼看出某單位決策慢、衝突調解弱、創新密度不足等「結構性風險」。
| 痛點 | 工具組合 | 可交付成果 | 決策用法 |
|---|---|---|---|
| 關鍵職缺沒人接 | WPNA + PPSS + MCES | 人職匹配報告、準備度矩陣(Ready/Almost/Gap) | 決定先上任者、養成名單與時間表 |
| 績效好但帶人卡關 | MCES + 360 回饋 | 管理差距報告、行為任務清單(BIC) | 指定教練任務與評核節點 |
| 轉型動能不足 | PIPA + WPNA + PAOS | 創新/學習動能雷達、任務階梯設計 | 選拔轉型專案種子、配置跨域任務 |
二、三種典型場景:測評怎麼轉成管理行動
場景 1|招募/輪調決策(新任 PM 例)
- 定標:用 WPNA 定義 PM 必備(如:利害關係人敏感度、邏輯推理≥P60;壓力下決策≥P55)。
- 測評:PPSS 驗證情緒穩定、責任性、溝通風格;MCES 檢視計畫管理、跨部門協作。
- 決策規則(示例):若「壓力下決策<P50」且「溝通影響<P50」→ 不直接任用主管軌,改先派副 PM 並配置 3 個月情境訓練。
- 追蹤指標:試用期 90 天專案交期/變更控制命中率、跨部門滿意度。
場景 2|接班梯隊盤點(資深主管候選)
- MCES 快篩:人的管理(授權/影響力)、事的管理(決策品質/執行力)指標達標者列入「Ready/Almost」。
- PPSS 風險檢核:工作倫理向度(順應主管/規範認同)偏低者,先以文化對齊與教練化回饋介入。
- PAOS 任務階梯:9–12 個月代理任務(主持季度檢討、帶跨區專案、預算會議主導)。
- PIPA 節點後測:在併案評估/轉型專案等複雜場景驗證問題分析深度。
場景 3|數位/創新種子選拔(轉型專案)
- PIPA:辨識創新動機與推進動能(對模糊課題的探索傾向)。
- WPNA:確認風險承擔/學習敏捷與職務需求的吻合度。
- PAOS:配置「低風險→中風險→高風險」三段任務階梯,逐步擴張影響範圍。
- 成效驗證:以里程碑 KPI(POC 完成率、採納度、成本/產值比)檢視轉化。
三、把數據變決策:不是一次測評,而是 PDCA 循環
- Plan:職能模型與成功樣貌(WPNA 基準)→ 設定各職群可接受區間。
- Do:施測(PPSS/MCES/PIPA)、輪調與任務配置(PAOS)、教練/課程。
- Check:以 Kirkpatrick L1–L3 + 業務指標(交期、品質、轉單率、流失率)對應行為改變。
- Act:季校準會更新名單與任務、調整職能區間閾值,形成滾動優化。
四、數據範例(示意):從「看見差距」到「縮短 Time to Ready」
示例(某事業群「產品線 PM」):導入 WPNA+PPSS+MCES 後,將錄用決策改為「三閾值+面談佐證」。三季內:
- PM 試用期 90 天不適任率由 18% → 8%
- 新任 PM 獨立帶案時間(Time to Ready)由 6.5 個月 → 4.2 個月
- 跨部門滿意度均值 +0.6(五分量表)
原因不是「分數高」,而是「分數對」:先定義職務特質門檻,再用測評挑人、用任務養人、用數據驗證。
五、治理與倫理:工具應用的紅線與保險絲
- 不單點決策:測評是證據之一,必須與績效、面談、360 回饋交叉驗證。
- 情境一致性:職務定標與訓練任務必須對齊,避免「測 A、訓 B」。
- 文化與風險控管:PPSS 工作倫理(順應主管、規範認同)為文化警訊,不作為歧視或淘汰單一依據。
- 資料治理:分級授權與留存週期,確保隱私與合規。
六、把測評變成管理的起點:可視化的輸出與指標
- 輸出物:人職匹配報告、團隊熱點圖、準備度矩陣、個人化發展計畫(IDP)、任務階梯(PAOS)、行為任務清單(BIC)、教練紀錄。
- 核心追蹤:覆蓋率、內部接任率、Time to Ready、12 個月留任、關鍵任務通過率、轉型專案採納率。
總結:測評不是結論,而是起點。用 WPNA 定義職務、用 PPSS/MCES 看清人才、用 PIPA/PAOS 把學習變成任務成績,再用指標收斂迭代。這是一套從對人到對事的管理系統,能強化體質、提升韌性,讓企業面對變局不只「撐住」,還能「加速」。
立即規劃您的企業人才培育策略!
✨ 讓我們協助您制定最適合的方案,確保人才發展與企業成長並行!
聯繫人:360d才庫事業群 翁小姐
電話:02-2100-2625 #7560
聯繫人:360d才庫事業群 楊小姐
電話:02-2100-2625 #7371
活動資訊